中国男排曾经的黄金一代命运多舛大多还都活跃在中国排坛成绩斐然
二传:周建安、王贺兵
自由人:李铁鸣
这些曾经的顶尖运动员,退役后大部分依然活跃在中国排坛,并且有许多人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例如,周建安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排的主教练,谢国臣参与了中国男排里约奥运会的教练工作,而安家杰则担任了中国女排的助理教练。赵勇现为中国女排主教练,陈方成为天津女排主教练,王贺兵则执教浙江女排,张利明领导四川男排,卢卫中则执教江苏男排,而张翔则担任四川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然而,相较于这些事业蒸蒸日上的退役运动员,另有三位前中国男排球员的命运较为坎坷,甚至不幸离世或身心遭受重创。
朱刚,曾是四川男排的主力副攻,身高2.04米,体重89公斤,具备极强的拦网能力和良好的弹跳,曾被认为是中国男排的支柱之一。他与队友张翔、张利明组成的“三叉戟”是四川男排曾经辉煌时刻的象征。遗憾的是,2001年1月4日,朱刚在一次训练中突发马方综合症,最终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30岁,这一事件成为中国男排的一大损失。
汤淼是另一位不幸的球员。2007年6月中旬,中国男排前往俄罗斯进行训练和排球活动,期间在圣彼得堡的训练中,汤淼在一次救球过程中不幸撞到墙上,导致昏迷,并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抢救。虽然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他因高位截瘫而永远告别了排球生涯。
郑亮,曾被誉为“亚洲第一副攻”,是中国男排黄金一代的核心球员之一。身高2.01米、拦网高度3.53米的他,拥有卓越的弹跳和拦网能力,曾是中国男排的“墙壁”。然而,命运似乎对他格外残酷。郑亮不仅经历了婚姻破裂,妻子和女儿离他而去,身体健康也逐渐恶化。2016年,他开始出现双腿无力的症状,经过诊断,确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由于此病症难以治疗,郑亮最终下半身瘫痪,且接连遭遇家庭变故:父亲去世,母亲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照顾郑亮的责任最终落在了保姆身上,而每年高达15万的保姆费用给郑亮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幸好,他的恩师汪嘉伟伸出援手,不仅定期探访郑亮,还每年给予他20万的资助,让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如今,随着中国男排黄金一代的球员们步入老年,尽管他们的职业生涯已经结束,但他们在排球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智慧仍具有极大的价值。希望这些前辈能将他们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而不是老套地指责后辈,展现出真正的教练风范与责任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